材料工程系介绍
系主任:杨健
系副主任:闵永安、王武荣、邹星礼
材料工程系设有冶金工程和金属材料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拥有钢铁冶金、有色冶金和材料加工三个硕士点、钢铁冶金和材料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其中钢铁冶金学科于2000年列入上海市十个“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之一、2001年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2 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08年获批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入选上海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6 年入选首批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学试点建设学科。拥有“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现代冶金与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 4 个国家级平台,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等 5 个省部级平台。
在学科带头人徐匡迪院士等的带领下,在冶金工程、材料加工、材料制备等研究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在外场冶金、金属凝固、洁净钢冶金、前沿冶金、冶金物理化学、特殊钢与应用技术等领域已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体系,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比利时、挪威、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有长期的合作和交流。
材料工程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各学科点装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一流的实验室工作条件和师资队伍,拥有1.5万平方米的实验室面积,实验设备原值3亿元。材料工程系现有教职工119人,教授47人,副教授26人,其中有科学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青基金获得者各2名;省市人才计划入选者22人次。每年接受博士后15-30人,招收博士研究生50人,硕士生150人,全日制本科生120人。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先进金属材料方向
学科围绕金属材料强韧化技术、材料设计及新型汽车钢板研发、高性能模具钢材料及其处理技术、铝合金半固态成型及强韧化研究方向开发研制出一批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性能特殊钢铁材料和汽车用铝合金,在模具钢铁材料、汽车用金属材料等高性能特殊钢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以高性能特殊钢铁材料为主、汽车用铝合金及表面技术为辅的发展目标,建成了具备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原创开发能力的研究基地;成为国家重要骨干企业技术、产品开发的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团队。
洁净钢冶金方向
学科围绕汽车外板炼钢连铸、氧化物冶金、转炉双渣法脱磷、高品质钢夹杂物控制、炼钢连铸新工艺、人工智能冶金等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在汽车外板炼钢连铸、氧化物冶金、转炉双渣法脱磷、高品质钢夹杂物控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冶金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为目标,建成了精确炼钢、夹杂物分析、炼钢过程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实验平台,广泛服务中国钢铁重点企业,成为我国炼钢技术领域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的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及理论研究方向
学科围绕新一代可循环绿色冶金新流程技术研究的开展,在冶金熔体物理化学及相关技术和理论、高效能源转换和资源利用技术、钢铁材料的先进冶炼技术、电磁场下的冶金过程研究、金属凝固理论与细晶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全面达到国际前沿水准,并部分达到领先水平。(详细情况见实验室介绍)
高温冶金基础物性检测平台
包含Leco碳、氧、硫、氮分析仪,热膨胀快速相变仪、半球点与热丝熔点仪、定量金相显微镜、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
冶金过程炉气制氢研发平台
凝固细晶技术研究平台
包含高真空多功能凝固实验台、功率超声发生器、高压脉冲电源、中压大容量脉冲电源、强磁场凝固实验台、物理场下定向凝固装置、凝固特性测定仪、温度采集及控制系统、高频、超音频及电阻加热熔炼设备、磁致振荡发生装置等设备。
强磁场材料制备研究平台
包含14T超强磁场发生器、DOP2000-超声多普勒测速仪、二维自动位移图像分析系统、调幅磁场发生器、特种连铸炉和磁悬浮熔炼炉等设备。